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擦亮种业“芯片” 让良种破土而出_环球热点评

来源:    时间:2023-05-04 21:26:41


【资料图】

今年是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收官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国内粮食供求格局,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种业强“芯”,关键要靠产业强“链”。小小一粒种子,涉及研发、选育、加工、推广等多个环节,构建现代种业产业链,需要深度打通研发和市场,推动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针对科研生产“两张皮”现象,除了要在科研上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种业科研工作者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还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好优势种业企业的主板集成作用,加快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对接合作,促进科技和资本有机联动,形成种业创新集聚效应。

种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近年来,像韭菜一样割了又长的再生稻、“双色1号”火龙果等新品种脱颖而出。鼓励高产、绿色、优质的新品种培育,特别是像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市场亟需的专业品种,离不开从育种端到用种端一系列资源和制度的供给。一方面,作为良种选育的基础,要保护和利用好农业种质资源,通过深入推进资源精准鉴定,高效挖掘更多优异性状,促进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另一方面,要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今年,我国将在立法、司法、执法、管理和技术支撑等五方面发力,加快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这将为品种原始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